【兒童與世界影展: 給世界的8首樂章 8 

2000 923日那天,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率領全球191位成員,發佈了「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有八個大方向: 一、 消滅極端貧窮及飢餓、 二、 普及小學教育、 三、 促進兩性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四、 降低兒童死亡率、 五、 改善產婦保健、 六、 迎戰愛滋病毒、瘧疾、及其他疾病、 七、 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 八、 全球合作促進發展。

當時他們為這個目標訂下了一個完成的期限,那就是2015年。

 在2008年,離目標年限剩下一半的時間,八個導演,就這八個方向,分別拍了八支短片。其中大部分是紀錄片,以及真人實事改編的故事。用他們的觀點,告訴我們現今的世界,與「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的目標,究竟還差多遠。

 於是,就產生了這部名為【8】的影片。

 單就電影本身來說,雖然是八個不同國籍與地位的大導演的分別創作,並且是按照聯合國發佈的目標順序排列,但是這八部短片的內容組合後,看來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影片,起承轉合的非常符合這個電影計畫的初衷:提醒,與行動。

 整個「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的計畫,到今天看起來,似乎是不太可能如期完成了。就如在【8】中排列第一的短片裡,貧窮的小女孩蒂亞對老師說:『因為我不相信這能做到。』,開宗明義的告訴觀眾創作者們對這個計畫過度樂觀與事後放任不顧的心態的譴責與想法。

 接著我們一路看著那些因為貧窮所造成的問題,譬如,貧病交迫、難產死亡、孩童失學、幼兒早么的驚人統計數據,以及百年旱災下的殘酷生活…

 其中,特別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提名加士伯奈爾的【 愛滋世紀黑死病】。他讓一名得到愛滋的黑人在鏡頭裡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甚至沒有特別的表情。鏡頭就不同的角度拍著他。然後一開始就在字幕上告訴我們,他已經在2005年死亡。整段影片的聲音背景,都是這個被記錄的男主角,用旁白的方式,自述自己如何得到愛滋,以及得到愛滋在身體上的感覺。唯一的配樂,就是心跳聲。

  另外,因為窮到付不起錢送醫院的難產產婦,最後在河裡無助的等待生命流逝的段落,導演(歐洲奇幻影展大獎得主)尚庫南讓原住民的吟唱穿梭其中,未出生的孩子天真的問外婆:『死後會怎樣?』,穿梭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手法,八段中唯一一段用黑白影片表現,格外讓人心驚與不捨。

  關於性別平等的段落,題目為【怎麼可能?】(【How can I be ?】),美國導演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得主)米拉奈兒改編了一個真人真事,故事很短,就是一個伊斯蘭女子,竟然為了真愛,而不惜拋家棄子。演完,觀眾們大概真的瞠目結舌的自問:『怎麼可能?』吧!

      在整部【8】的最後,是由德國大導 文溫德斯用2007年的G8高峰會時,人們爭權奪利的嘴臉與媒體們在轉播時的現實言談間,做了一個留下一線希望”Happy”(?)Ending

  他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在影片的最後,闡述他窮人銀行的理念與實踐方式。他所提倡的行動微型貸款似乎充滿了希望,也的確激勵人心。

  然後,那些來自貧窮國家中的角色,從螢幕中跳出來,每個人對著鏡頭說一次:『Keep the promise!』,句句都是一顆爆發力十足的震撼彈,提醒著那些當初許下承諾的首領們,要記得自己的承諾。同時,也讓處在相對起來較富裕的國家中的我們,開始認真看待出手相救的這個問題。(詳情參閱“窮人銀行、“微型貸款)

  只是電影結束後,我起身,發現整個光點電影放映廳裡,只有我一個觀眾時,不免覺得諷刺了些。

  我不懂什麼代理不代理的問題,但是,是不是每一個商業大型電影院都應該空出一個廳來,即使一天只放映一場,也都幫到了一些忙?

 

註:

本片在2008年金馬影展放映過,現在,在【兒童與世界影展】裡可以看見。

兒童與世界影展.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獨家播映.2010/04/02~2010/04/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燦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