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川最近又被我挖了出來
這些年總時不時會想到她
手上的新書舊書和什麼之類的雜書都感覺沒什麼味道的時候
就會把她翻出來咀嚼一下
誒 還真是
她就是能有我當下最需要的那個味
不管那個當下是什麼
有的時候在電影院裡看著某部片到最後突然在主創名單中見著她的名字
還會覺得不是真的
但這當然就是真的
她已經不再只是當年那個一心想要擠進電影圈的冷門作家了啊
這樣的想法有的時候會在重新翻著她的時候在我腦袋中自動蒙太奇成一種奇妙的結構
我看書很盧
一定要在前面空白頁寫個啥
一定要拿著著筆記下一些啥
但你知道這些事情在你多年後又再重看的時候
當你知道你現在對這些事情的感覺依舊的時候
真的會覺得還沒變的自己蠻屌的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你的生命大體上一帆風順,吃過一點點苦,正好成為喝咖啡的談資。你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和所有正常人一樣,不得不在學校裡度過。你認為所有正常人都應該和你一樣,痛恨學校。你認為只有你天性敏感,設想過自殺。你平凡之極,終於唯唯諾諾長大成人。對有些曾經的班幹部三好學生長大就是一場惡夢,對你則是一場狂歡。你企圖告別循規蹈矩。」/尹麗川《十三不靠》
「你迷上了電影。你頂著四十度的高溫去拍民工修路。你穿著名牌T恤超短裙拿一架SONY攝像機。你和來自河南河北的少年民工聊天。你給他們買水買煙。太陽很烈,但你已抹了蘭蔻防曬油。塵土飛揚,但你每次拍完回家可以盡情地洗個澡。你拍了十幾個小時的素材,但沒錢做剪輯。你都被自己感動了。」尹麗川《十三不靠》
我上次跟姚坤君老師聊到她的戲《proof》
我說我愛到回家把原文劇本都找了來抄寫劇中的對白
這樣的熱情我其實還擁有著的
看到一本書 一部電影 影集 什麼戲 什麼展 什麼歌詞 什麼的
《十三不靠》的書上我寫著2006
06年的我踏進了果陀劇場的排練室
同年我拍了易智言的《危險心靈》
一直記得這兩個遇見改變了我的人生
沒想到我也是在那一年認識尹麗川的
更沒想到2017再看自己在書中的寫寫畫畫
真的會覺得還沒變的自己蠻屌的
但我知道這中間已經有些不一樣了
就是很多事非得自己走一遍才會知道的那種沒變
十三不靠是麻將術語
不打麻將的我當然是看了書封才知道原來這說的是一手爛牌依然有胡牌的可能。
但過日子嘛
不就這樣
誰還記得要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