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為單位,更新就置頂囉.詳情請往下繼續閱讀~
*華語
[鷄排英雄] Night Market Hero
(02/06/2011@信義威秀·01/28/2011全台上映)
[志明與春嬌] LOVE IN A PUFF
(02/09/2011@亞藝影音·2010金馬影展+ 上映日期:2010-10-29全台上映)
[神奇俠侶]
(02/10/2011@信義威秀試片·02/11/2011全台上映)
很無厘頭,但並不是周星馳式的那種;(導演與星爺是老搭檔)
有些感人,但也非陳可辛慣用的那種;(本片主打陳可辛製造)
有些武打,但不像十月圍城那麼多招;(那片也是陳可辛製造)
其他的還有一些神怪、一些動畫(還有類似Pixar的吃果子小老鼠~),
中文的配音對白和字幕打的字幾乎完全不一樣,但是不影響吳君如和古天樂可愛的表演。(吳君如還是自己配國語音哩)
雖然整部片都在講超能力的厲害,不過主旨還是告訴大家平凡生活的美好。
[讓子彈飛] Let The Bullets Fly
(02/24/2011@信義威秀試映·03/11/2011全台上映)
花招百出、對白幽默、演技大車拼!
是一部整個“玩開了”的電影。姜文創造了一個“真實的奇幻”場景,非常符合原著故事的那種鄉野傳說味。
每一個重要演員都是咖,大家不分正反派、戲多或少,豁出去的玩,看了好過癮!後段有一些零碎,也或許是前半段太精彩,觀眾也累了。
*歐美
[現代驅魔師] THE RITE
(02/09/2011@信義威秀試片·02/11/2011全台上映)
是一部我個人偏愛的“辯證式”類型的驅魔片。
就電影看來,改編者基本上的觀念是:相信魔鬼=相信上帝。
(因為沒看過原著所以無討論當事人的觀點。)
好幾場男主角(無神論者的新進神父,也是本電影原著自傳的作者)和驅魔師以及魔鬼的三方對話不管是對白或是表演都挺精彩的。
視覺上並沒有那種“頭會旋轉+口吐綠汁”的畫面,但是驅魔過程的魔鬼方詭異與嚇人的程度並不亞於傳統的“大法師”類的驅魔片。
整部片走暗色調,以男主角的主觀感受為主。交錯夾雜著男主角本身游離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的心情,需要專注和耐心才能好好品嘗。
經歷了很多難以解釋的事件之後,神父對男主角說:『你很適合有信仰。』。這句話值得“想都沒想就乖乖相信”某些宗教或是理念的人好好品味與深思。
[靈魂餐廳] Soul Kitchen
(02/12/2011@亞藝影音·08/20/2010全台上映)
[飯飯之交] No Strings Attached
(02/14/2011@微風國賓·02/11/2011全台上映)
*有小雷。
是還蠻佩服好萊塢,類似這種“男生專情x女生不想要安定“的現代戀愛老梗小品依然還能讓人有驚喜!
藉由不想固定彼此的關係,所以乾脆定個“因為不是情人,所以不能做情人間會做的事情“的規定,明確的列出了”情人間才會做的事“的項目(譬如,不能生氣、不能說謊、不能吃醋、不能穿著衣服在床上談天...),明確了曖昧與情侶的範圍。
很多可愛的小梗,譬如月經集錦歌、或是大家聯合起來騙男主角:『昨夜我就是你上床的對象。』、還有把女主角在手機通訊錄裡的名字設定成“Do not call her”、男主角到處找人上床的過程,都是很符合現代人生活並且又可愛的笑料。除了男女主角外,其他的演員也都很稱職,是輕鬆又可以帶來幸福感的小品。
[狙擊陌生人] UNKNOWN
(02/16/2011@信義威秀試片·02/25/2011全台上映)
又要來佩服好萊塢的老梗創新法了。
男主角車禍醒來後,發現自己不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自己,身邊所有的人都指著另外一個根本不認識的人說:『他才是你耶。』,偏偏能證明自己身分的證件全部都消失了,連老婆也不相認。。
那到底是怎了?嗯老梗。但本片還真xx的懸疑!!!!
類似這樣的故事,這次的解套在我的邏輯認知裡,算是非常合理又很難猜的(當然,我也有朋友在第一時間就馬上猜出來,以致於全程都看得非常無趣...還好我不如她那麼明察秋毫!),加上演員又是出名的“模棱兩可”演法派(連恩尼遜、珍妮艾莉瓊斯 、法蘭克藍吉拉),算是難得的驚悚懸疑之作!
[127小時] 127 HOURS
(02/17/2011@信義威秀試片·02/18/2011全台上映)
見#[127小時]/屬於我的那塊石頭..(會在什麼地方等著?)
[姊妹淘] Gamines
(02/22/2011@國賓長春試片·02/25/2011全台上映)
是女主角/導演之一的自傳改編,小時候的部份三個小女孩真是討喜可愛又有型,但是當長大,女主角自己來演後,不免讓我覺得有種太自溺的feel。但因為我很喜歡她,所以可以把目光放在欣賞她這個人上,若換成別人,我可能會無法接受。
其中講到關於跟著單親媽媽生活的女兒們的心聲,成熟的讓人心疼。譬如當發現媽媽可能要交新的男朋友的時候,姊姊說:『這樣也好,我們就可以只當個小孩就好,不用再害怕犯錯,因為她不會再對我們發怒(會轉向對“男友”發怒了...)。』